VOCs治理朝精细化方向发展 ,主流技术已初步形成
VOCs也就是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pa、常压下沸点在50~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固体或液体。
笔者了解到,VOCs的排放涉及的行业众多,包括制药、农药、汽车、印刷、家具等行业。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完善排放标准,建立治理管理框架体系。从2018年VOCs的发展来看,着实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总体而言,2018年VOCs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项治理计划和相关的整治方案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VOCS治理行业也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尽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行业中还是存有很多问题,比如,技术创新、低价中标等。
另外,为更好地治理污染,国家也从政策角度出发,接连颁布了几项重要政策和计划。比如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税法》及《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细则》等。
比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严格管理,对治理效果差、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单位以及运维机构,与相关部门实行联合惩戒。
此外,通过开展强化督查,实现环保压力层层传导,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如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责任追究等手段或方式,规范VOCs治理工作,积极推进VOCs治理和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我国陆续出台的多项相关政策及法规正助力VOCs治理,试点行业包括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包装印刷、涂料染料、家具制造等行业。在收费制度的重压之下,之前还在观望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启动VOCs减排工作。
而随着后续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将会逐步放开。此外,VOCs的减排控制能力与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已经成为影响相关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清洁生产水平高、VOCs排放量少的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在此背景下,监测设备和治理服务的公司将从中获益。
展望2019,业内表示,VOCs的治理工作还将逐步走入精细化、持续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通过源头替代,从根本上减少含VOCs原辅材料的使用量是VOCs减排的根本途径,减排潜力巨大。
相关企业需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采用密闭生产技术,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无组织逸散,强化末端治理是涂装、印刷、化工、制药等VOCs排放重点行业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VOCs末端治理技术体系也非常复杂。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传统的治理技术,包括吸附技术、焚烧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和生物净化技术依然是目前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
2019年,末端治理方面将从前几年的无序发展朝着精细化治理方向发展。对于吸附(浓缩)技术、蓄热焚烧技术(RTO)、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生物技术等主流治理技术,将逐步完善其产品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提升总体技术水平。